|
作品名稱:《閩江情 福州根》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施雅祺 年齡:14歲 所在國/地區:菲律賓 選送單位:旅菲各校友會聯合會 指導老師:施白瑩 閩江情 福州根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抬頭望夜空,皓月當空,格外圓亮。出生異國他鄉的我雖然無法感同身受父母那種“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牽掛,但值此佳節,我心中亦燃起一股“根自何方”的迷思。遙望燈火闌珊的馬尼拉灣,我卻仿若看到了璀璨多姿的閩江,我忍不住遙問閩江:“閩江爺爺,我的根在哪里呢?” 習習秋風中,耳邊似乎傳來閩江隨風蕩起微波之聲,仿佛對我說:“孩子,隨我來?!比嗡季w踏波隨行,我的心隨著閩江乘風遨游,夜無眠,心不歸。 閩江爺爺遙指遠處一條古香古色的街道,只見兩旁青瓦綠墻,紅燈籠搖曳,古榕樹在街道中央隨處可見,但見其中一棵巨大的心形榕樹更是別具一格。只聽閩江爺爺頷首問道:“榕樹老兄,這是哪里呀?”一陣微風蕩過,輕輕觸摸榕須,仿若榕樹伯伯輕捋胡須,微微一笑:“這就是我的扎根繁衍之地——福州三坊七巷?!蔽乙嚯S著榕樹伯伯的目光望向這片街區,只見白墻斑駁,樹影婆娑,行走在古街中,仿若游走在歷史的長河里。在三座坊和七條巷中,我似乎還能感覺到林則徐、沈保楨、嚴復、冰心、林覺民和林徽因等等在此生活的身影,難怪人們會有“三坊七巷一條街,半部中國近代史”一說。漫步在這片有著“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美稱的歷史文化街區中,我找到了榕樹伯伯的“根”,亦尋秘到了福州的歷史底蘊和福州人的民族情懷,我深深為其敬仰與自豪。揮別榕樹伯伯,我又隨閩江爺爺繼續前行。 忽然江畔一株巨大又嶄新的“茉莉花”吸引著我的眼球,閩江爺爺似乎感應到了我的好奇,緩緩靠向那株有著五瓣大花葉的茉莉,柔聲問道:“茉莉花丫頭,扎根在這里,你可開心呀?”“當然開心啦,閩江爺爺,您看我五朵花瓣多美呀,你們快進去看看吧!”茉莉花阿姨調皮地回道。 原來,她的五朵花瓣是五座雙曲屋面造型的功能性建筑,分別是多功能戲劇廳、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和影視中心,這五個花瓣型建筑按照扇形組合排列,錯落有致,宛如一朵潔白的茉莉花,想必這就是福州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吧。這可是藝術表演的殿堂,每個展廳都可容納上千名觀眾,歌劇院可演出各類歌劇、舞劇、戲曲、雜技等大型表演,音樂廳可演奏大型交響樂和民族樂等,戲劇廳更是一個“多功能廳”,博物館亦有三層,影視中心設有6座影院,如此現代化又大規模的藝術中心,內外都極具特色,真非一個“美”字可言喻。這獨特的茉莉花建筑群令我領略到了福州的現代美和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令我深深為其著迷與向往。 “好特別的城市!”徘徊在歷史與現代之間,我卻一點都不覺得突兀,就像是勇敢的榕樹扎根深土努力生長出茂盛的枝干,為潔白的茉莉花撐開出一片平和的天地;而茉莉花亦用淡淡的花香靜靜的陪伴守護著老榕樹。望著這“一樹一花”,我忽然想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過“七溜八溜,不離虎糾”。我忍不住感慨道:“這真是個好地方啊!”。 “是的,福州是個福地,三山環抱,一水圍繞?!遍}江爺爺深情地望著這片土地,猶如一位慈母望著懷中嬰孩。 閩江是福州的母親河,福州亦因閩江而生,因閩江而盛。 靜靜地品味著閩江爺爺對這片土地的深情滋養,我心中亦不知不覺中燃起對這片土地執著的追尋與喜愛。望著這片福山福水福地,我似乎找到了歸屬感,尋到了家所在,秘到了根之點。 月兒正慢慢變圓,海外游子的思念亦終有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