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但在奶奶的記憶中,它卻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縈的故鄉。我對于福州的認識,都是從奶奶口中的往事一點一滴地拼湊而成。我喜歡靜靜地聆聽奶奶講故鄉的事,回味那個久遠年代的福州。 福州三面環山,一面傍海,閩江、烏龍江猶如青龍蜿蜒般穿城而過。城內遍植榕樹,樹蔭滿城,故又有“榕城”的美譽。據奶奶所述,她和爺爺年輕時還曾在榕樹下幽會呢!兩人踏著一級一級樹影斑駁的石階,攜手漫步林蔭下,互訴衷腸。可好景不長,后來無數鄉親為了另謀生路,紛紛被迫離鄉背井到海外墾殖。奶奶也隨爺爺漂洋過海,到馬來西亞詩巫市落地生根。他們雖身在異鄉打拼,心卻始終情牽家鄉。想當然爾,是人都會對孕育自己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吧! 每當聽聞奶奶講述翻滾不息的閩江在一片翠綠的山野中穿過,我不禁會浮想聯翩。身處山水繚繞的環境中,那是多么地詩情畫意啊!在奶奶的追憶中,夏季的閩江邊上,很多人在游泳、捉螃蟹,也少不了他們兄弟姐妹幾人。在福州臺南區,有這么一條老街,它承載了奶奶對童年的美好回憶。這條叫做老藥洲街的街道沿途老榕樹夾道,街上匯聚了各種風味獨特的老字號小吃。奶奶對這條街有著濃厚的情感,因為她的母親還曾在這條街上開過小食攤呢!身為長女的奶奶不僅要幫忙照看年幼的弟妹們,還得協助外曾祖母販售花生湯、肉粽子、芋泥,藕糕等傳統美食。 偶爾奶奶懷念起家鄉的味道,就會動手烹制福州小吃解解饞,我則趁機大飽口福。我最喜歡綿軟香甜的芋泥,頂上撒了些許酥脆的芝麻粒,往往讓我欲罷不能。還有奶奶精心燉煮的花生湯,白色濃湯下是顆顆分明、入口即化的花生仁,無論我怎么吃都不膩。依稀記得爺爺還健在時,他曾帶我到詩巫老字號店鋪享用福州魚丸。那時的我還年幼,一股鮮香之氣從一口霧蒙蒙的大鐵鍋里撲面而來,著實吸引饑腸轆轆的我。甫一咬下,彈牙的大魚丸和口感豐富的內陷就此讓我的整顆心淪陷。時至今日,我仍會時不時回顧那家店鋪,尋找那個記憶中的味道。 奶奶慶幸自己落腳在有著“小福州”之稱的詩巫。在詩巫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販賣福州特色小吃如光餅、鼎邊糊等的店鋪,還可時不時耳聞充滿濃濃福州味的福州話,讓人倍感親切。奶奶喜歡用福州話和鄰里們天南地北地閑聊,我則在一旁靜靜地聽,有時也偷學幾句。每當看見電視中的現代福州,奶奶總會不甚唏噓。從前的房子都是由木頭搭建成的簡陋平房,現在卻滿城林立著一座座的高樓大廈;以往的路面坑坑洼洼,街道窄小擁擠,現在的交通卻四通八達,城內一片欣欣向榮的光景。 自古福州出英才,奶奶每每道出和她同鄉的偉人志士時,總是顯得無限光榮。虎門銷煙第一人林則徐、數學家陳景潤、革命烈士林祥謙、林覺民以及三大才女冰心、廬隱、林徽因等都出自福州。當中有不少還在我的歷史和華文教科書出現過呢!對冰心的仰慕更增添了我對福州的向往。冰心輕靈、凝練的詩風素來讓我欣賞不已。首次翻閱《繁星》這本詩集時,我驚嘆于冰心句句直達我內心深處的詩句,就好似尋獲了精神路上的同路人。 或許將來某一天,我將完成奶奶未了的遺愿,小心守護著她留給我的記憶,親自到訪奶奶的故鄉——福州,用我的腳丈量城內的一寸寸土地。盡管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我仍會緊握那幾張泛著黃斑的黑白照片,在幽深的巷子里尋找奶奶遺留下的每一個痕跡。踩在那沾滿氤氳之氣的枯葉上,伸手輕拂那歷盡歲月滄桑的青瓦白墻,猛然抬頭,不遠處即是奶奶的故居。
專家點評:福州,有福之州、幸福之城,這里有哺育千千萬萬人們的母親河——閩江,有綿軟香甜小吃,有眾多的文化名人。雖身在海外,但珍貴的記憶不會被抹去,龍晶同學通過描寫奶奶記憶中的福州,將美好的福州展現在大家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