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消失的味道》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蔡智宇 年齡:17歲(男)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雅芳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古晉中學(國民型) 《消逝的味道》 那條街是我補習班的所在地,英語基礎差的我不得不被送去那里上課。街頭有一個小吃攤,我在那里最喜歡做的事莫過于在下課后到那個小吃攤覓食。那個攤子很特別,與其說是攤子,不如說更像一間小賣部。它是一間攤主自己建造的小木屋,樸素的風格與周圍的高樓及宏偉的建筑格格不入。它看似簡陋,但里面的小吃和零食可是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最吸引我的便是它的成名小吃—福州干盤面。 我每周均有兩至三天到那里上補習班,每次下課我都會趁等待母親來在送我回家的那段時間到那個小攤報道,陪我一起等待的就是那盤香氣噴噴的干盤面,我的至愛。那是一種怎樣的美味?別看它賣相普通,色澤并不是它的賣點,一旦入口,其美味會使你留連往返。它不像其他小吃那樣口味鮮美,但這正是它的特點,淡淡的清香,還有那扎實且順滑的口感,絕對符合大眾的口味。重點是它的價錢不高,攤主絕對是個良心商人。美味的小吃加上公道的價格使那里常常客滿,畢竟它只是個小吃攤,容不下二三十人。所幸的是,補習班下課的時間正值小吃攤冷門的時間,人們基本上都還在工作,加上我令人驕傲的大長腿,沒出什么差錯的話我都會成為那段時間小吃攤的第一位客人,只為再嘗那人間美味。 除了品嘗美味的福州干盤面外,我也不忘與攤主打交道。每當看見我的出現,攤主都不意外地為我遞來一盤干盤面,有時她心情好,還會給我打折,這也是其中一個讓我準時報道的原因。攤主來自中國,因工作關系曾一度待在福州市,后來跟著丈夫來到這里生活。由于思念福州的美食,于是嘗試自己做,結果造就了那個小吃攤。那個攤子已經成立了數十年,攤主也有些歲數了,可她依然堅持經營著她“蒸蒸日上”的商業。她說:“我嘗過了福州的美味,我想讓這里的人們都能嘗到,我想發揚福州的傳統及文化,僅此而已。”這就是為什么她賣的小吃各個都是公道價,她一直秉持著初衷。 現在回想起來,我經常一個人坐在那里,看著車水馬龍的街道,那些在屋檐下等待父母的學生們,還有些像我一樣成群跑到那個小吃攤采購零食的小朋友。我感慨他們不懂得欣賞我眼前那盤干盤面的芳香,竟然選擇了沒有營養的零食。每路過那條街,那些畫面仍清晰地在我腦海里環繞。上了初中后,我不再到那里上補習班,也沒機會到那個小吃攤享用美食。我曾要求母親載我到那里吃午餐,可她聲稱那里很骯臟,不衛生,我只能偶爾自己腦補畫面回味那個令人懷念的味道。 不知從何時開始,那個小吃攤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仿佛不曾存在般。我不知道它去了那里,也不曉得攤主何去何從。回想起來,我從沒問過她的住處,也沒向她討過聯絡方式。我知道,我已經沒有機會再品嘗那道福州干盤面的味道了,再也沒有。 上了高中,母親管制較為松懈了,我偶爾會自己回到那個地方,那里離家不遠,步行約需十分鐘。我站在那里,站在小木屋曾經存在的地方。那里不再有小朋友嬉鬧的聲音,不再有忙碌的攤主招待到來的客人,不再有那道只屬于干盤面特殊的福州味道。這里仿佛已回復原裝,很難想象曾經有一間小木屋矗立在那里。 我站在那里,看著天空,還有周圍那些陌生的建筑發著呆。是否只有我還記得那里曾經存在著一個小吃攤,只有我還在回味那盤干盤面的味道?可我卻遲遲想不起來那個味道。我已記不清那種味道是何等美味,我只記得我曾為它瘋狂,曾迷戀上它,那個之屬于福州干盤面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