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舌尖上的福州美食》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鄧梁安 年齡:17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雅芳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古晉中學(國民型) 《舌尖上的福州美食》 “媽,明早的早餐麻煩你幫我買紅酒雞湯面線!” 這句話已經成為我每周的例行公事了。每當周末來臨,我都會在前一天的夜晚時分先通知母親大人替我購買周末的早餐——福州紅酒雞湯面線。一碗熱騰騰的紅酒雞湯面線,是細長的手工面線、口感扎實的雞腿肉、幾片香菇以及一顆水煮蛋所完美搭配而成的一道福州傳統面食。雖然看似簡單平凡,但是因為有著福州人自釀的紅米酒的存在過后,香味濃郁撲鼻,這一切都讓我贊不絕口。不僅如此,我還聽說這道美食有滋補與養生的功效。為了展開我美好的一個周末時光,一碗紅酒雞湯面線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我是一名正宗客家人,但是對福州美食的認知還是算知道的不少。就好比那碗紅酒雞湯面線,是我從小到大都在吃的一道福州料理。當初,我是在親戚的推薦并分享試吃之下,才讓我第一次接觸這一道看似紅當當的面線。雖然說第一眼看去并不挑起我的食欲,但是吃過才知道,每一口咽下去的都會是味蕾的一大沖擊。 下午的時光,我總得配上一份下午茶才說的過去。對我來說,與其到高價位的咖啡廳坐下來品嘗切片蛋糕,倒不如到小販中心品嘗小吃。福州有一道特色小吃,悄悄地深入我心,十分適合當作下午時光的小零嘴,那就是——福州光餅。在我居住的這座城市中,學校附近的美食中心,有一攤的福州光餅特別好吃,特別贊,價格也合理。老板在制作過程中,會將豬肉碎及蔥油夾在餅里面,再進行烘烤。雖然其外貌不揚,看似只是帶有芝麻點綴的普通餅點,可是剛出爐的福州光餅外酥內軟,在咬下去的那一刻,會不時發出“卡擦卡擦”的聲音,有種在吃著法國面包的感覺,炭烤香味流竄整個口腔,令人回味無窮,吃了一個還想要多一個。要是能夠趁這個時候再配上一杯白咖啡,可就更加享受了。 猶記得以前的學校食堂,老板娘的周三菜單里就是糟菜米粉。這個糟菜在發酵過后的那股沖勁的酸味,讓我胃口大開。吃一口帶有嚼勁的米粉,喝一口又香又酸的湯汁,在番茄、蒜米和木耳的點綴之下,這道糟菜米粉的味道簡直妙不可言,不禁令人陶醉其中,一口接一口。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每當周三的下課鐘聲敲響,饑腸轆轆的大家總會一窩蜂地沖去食堂,就為了購買這碗數量有限的糟菜米粉來祭五臟廟,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老板,糟菜米粉一碗!” 叫買聲音頓時不絕于耳,原本寂靜的食堂也突然變得喧鬧起來。 不僅如此,我也對鼎邊糊這道福州風味美食情有獨鐘。這道著名的福州美食,其主料是以水和白米所磨成的米漿,常常和肉類蔬菜一同熬煮成,口感清甜。在古晉這座幽靜的城市,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攤位,是一位福州籍貫的老奶奶在售賣熱騰騰的鼎邊糊。那里沒有如餐廳般高級的裝潢,卻售賣著實實在在的美味鼎邊糊。東方尚未泛起魚肚白,老奶奶就開始備料烹煮。雖然她的鼎邊糊并沒有過多的調味料,但是依然清香爽口,依然可口美味。老奶奶曾告訴我,鼎邊糊這道料理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她覺得鼎邊糊充滿著她故鄉的味道,所以決定傳承她祖先的手藝在那兒售賣鼎邊糊,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得以品嘗到福州美食的特色風味。每當周末要到學校進行社團活動時,我常與父母在那兒享用早餐,品嘗老奶奶細心烹調的鼎邊糊。魚丸、肉片、蔥段、芹菜、木耳,拼出看似簡單的組合,卻會讓我不自覺的一口接一口往嘴里送。 福州美食惹人愛,它們仿佛有著一股魔力把我給狠狠地拉住。我決定余生都要與福州美食度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