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家鄉美食會說話》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劉伊軒 年齡:17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雅芳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古晉中學(國民型) 《家鄉美食會說話》 身為一個福州人,我不曉得為何打從我出生以來就聽不懂福州方言。爸爸來自一個福州家庭,家里有12個兄弟姐妹。這也導致我從小都是在他們的熏陶下長大的,什么技能都學會了,唯獨福州話一字沒聽懂。我從小愛看香港連戲劇,看著看著就練就了一口流利的粵語,就連從未接觸過的福建話也是一聽就秒懂,看來緣分不能強求,我確實與福州話沒有緣分。 雖然如此,我和福州還是有一座能夠溝通的橋梁。在我看來,那些福州美食就成了我和親戚們之間的話題。每一種小吃都各有特色,讓人垂涎欲滴。在我第一次吃下我最愛的福州美食——— 雞湯面線的時候,眼前浮現了這樣的一個景象:陽光照拂在水面上,一匹潺潺流水的瀑布映入眼簾,細膩的流水聲,早晨的蟬鳴聲,果然,福州美食名不虛傳。嚼勁的米線浸泡在用雞肉熬制了好幾個小時的濃湯形成了口感軟糯的米線,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實在是讓人流連忘返,枸杞含有養生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面線中加入少許的枸杞,錦上添花。我嘗了一次之后,心里認定了它,決定日后的早餐都必須是它。 直到我有幸能嘗試到其他的家鄉美食,也就是福州光餅。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吃光餅,只把里面的肉碎挑出來吃完,留下一個空殼不吃。我嫌棄那個餅皮硬梆梆干巴巴的,一點都激不起我的味蕾。直到我長大后,才發現光餅要就著外面的餅皮和里面的肉餡一起吃才能吃出精髓。果不出我所料,外面的餅皮香脆可口,口感嘎嘣脆,配上夾在中間的肉餡,甜中帶咸,味道獨一無二,此珍饈美饌,令我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啊!此時的我腦海中浮現的竟是熱鬧繁雜的市場,流利的福州話叫賣聲、討價還價的聲音縈繞在耳邊久久不散,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光餅的聲音嗎?到后來我開始向親朋戚友討教光餅的制作方法,我幾乎天天都在家烤光餅吃,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 在一次新年舉行的宴會,我吃到了一樣令我久久不能忘記的味道,沒錯那就是———福州魚丸。先從它的外觀說起吧,色澤如珍珠般潔白晶亮、就好比剛出生的嬰兒般純潔清澈,讓人食指大動。一股魚肉的鮮味芳香四溢,香飄十里,刺激了味蕾,讓聞者垂涎三尺。食之潤滑清脆,彈性非常強,幾乎可以用來打乒乓球了,每顆魚丸里包的餡料都不同,有豬肉餡、蝦餡等等,只有在吃的那一瞬間才會知道里頭是什么餡料,這種驚喜感,會讓食用它的人們更興奮、更開心。聽說魚丸這道美食是沿海一帶不可少的海味佳肴,人們常常把它當作點心配料,也有人拿來煮湯,湯汁葷香不膩,使人胃口大開。福州有一個“沒有魚丸不成席”的說法,來形容人們對它的喜愛。尤其是回鄉探親的僑胞,都喜歡品嘗家鄉的魚丸,一飽口福。 我奶奶以前常常會煮的福州特色美食就要數沙茶面。沙茶面的精髓就在其湯頭,選用上等的大蝦以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成細粉末,加水煮至粘稠的蝦醬,將蝦醬、蒜頭醬按先后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沙茶面的面通常都是使用黃面,吃起來更有嚼勁,更加彈牙爽口。配料通常有鹵味,豆干和我喜愛的福州魚丸。湯色紅亮,味道咸香鮮辣,營養價值還是很豐富的。捧來一碗沙茶面。碗里赤紅色的湯汁上浮著淡黃色的面條,旁邊點綴著幾大塊紅褐色鹵肉和青翠欲滴的菜葉,紅里帶綠,視覺效果讓人震撼。熱騰騰的面使我被籠罩在繞縈的熱氣中。這熱氣,有著誘人的香味,夾雜著鹵肉、青菜、面條和湯料的清香。我對沙茶面的喜愛是用言語表達不了的。 我家鄉的福州美食種類繁多,個個都色香味俱全,令人眼花繚亂。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的特色,屬于自己的精彩地方。身為吃貨的我,一定會繼續去品嘗新的家鄉特色美食,傾聽它們想要對我說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