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外公的鼎邊糊》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許魯斌 年齡:15歲(男)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李昔沄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美里中華(國民型)中學 《外公的鼎邊糊》 鼎邊糊,又稱鍋邊粥是福州人的小吃。鼎邊糊一般與海蠣餅,蝦酥,芋粿,油條,生煎包等配食,成為早餐佳品。我喜歡外公煮的鼎邊糊。我的外公是一個福州人。早期,他就住在中國,福州省。外公也在中國福州度過了他的少年時光。由于外公的成績優秀,所以有機會來到馬來西亞求學。外公出國求學的機會常常會被同學給羨慕,因為到國外去求學是一件非常難爭取的事情。我的外公是20歲來到了馬來西亞。 我的外公之前在他爸爸的店幫忙。他爸爸的店主要是以福州食品為主。其中包括了鼎邊糊,光餅,雞湯面線等。外公告訴我他有時候也會偷偷在廚房看著他爸爸煮東西。直到有一天他爸爸交他怎么煮一些比較簡單的食物。外公第一個學會煮鼎邊糊。時光飛逝,外公就帶著爸爸那里學到的廚藝來到了馬來西亞開店。點名就叫做“爸爸的鼎邊糊”。他取這個名字的目的是紀念他爸爸所教他的廚藝同時也是一種想念家人的一個方法。這家店主要是以鼎邊糊為主。外公的工作很忙,每天都要煮上不可勝算的鼎邊糊。每天總是人山人海,外公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候,我也會到外公的店去幫忙。我只能做一些比較簡單得工作例如幫忙點餐,抹桌子等。這時候我就體會到外公平時賺錢養家得辛苦了。一個人起早貪黑,每天努力工作,為的就是讓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每次回家都含著笑,從來不埋怨生活。如果我沒有到店里去幫忙,我還真的以為做工賺錢養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我最愛吃外公煮的鼎邊糊,每回外公做米粿或是任何用米漿制成的美食時,他總會特意流一部分米漿用于制作我最愛的鼎邊糊。小時候,我還會偷看外公在他的店里煮鼎邊糊。外公教會了我一些竅門,外公說道“要煮一碗好吃的鼎邊糊,首先是要有好的湯頭,再來就是火要旺,最后就是淋獎快而薄。福州人在吃的方面很講究。例如說,煮面,煮粉都講究一個好湯頭,好的湯頭就是美食成功的一半。音癡鼎邊糊自然也講究湯頭,鼎邊糊的低湯一般是采用大骨熬制而成的高湯,加上新鮮的海鮮,一碗好吃的鼎邊糊,味道鮮美,搭上酥脆的蝦酥。 在我12歲的時候,外公因為心臟病而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那時候我哭得呼天搶地,一時接受不了外公去世的消息。就在外公去世的前一天,他因工作不會很忙,提早回家煮了鼎邊糊給我吃。在我這12年的生涯,外公教會了我很多人生道理。碗里的每一片粿都記載著外公的愛,每一遍吃進去都非常飽足。湯頭呢就代表著外公對我的關懷,每一口都感覺很溫暖。 如今外公已經去世3年了,但是我還是很想念他煮的鼎邊糊。但愿天堂還有廚房,讓外公可以在那里繼續他鼎邊糊的生意,全部人都可以享受他煮的鼎邊糊。我認為吃到外公的鼎邊糊也許是我人生中最幸福快樂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