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百納被》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郭旖晴 年齡:15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李昔沄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美里中華(國民型)中學 《百納被》 他是我童年時的陪伴,是我迷茫時的那盞燈,是我冬天里的太陽,是鳥兒的那片天空,是我不開心的一顆糖果,是黑夜里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她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有著卷卷的頭發,烏黑的發絲里參進了一些白絲。她的笑聲很爽朗,當她一笑,整家人都會被她感染。他也能因一件事情而笑一整個下午。她的手布滿了老繭,手臂上有著一條條的青筋。手上總帶著一個墨綠色的手鐲,還在手指上帶好幾個戒指。她總會穿著一條圍裙,身上莫名其妙就會多一些傷痕。他總是不能呆在家里,沒做東西就會渾身不舒服,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種植一些植物,結果后,就得意洋洋的跟家人說:“你看,我是不是很厲害!” 我的外婆是一個很愛很愛我的人。小時候,我總是在看她的手,她的手是她最有魅力的地方。她的雙手布滿了老繭,皺巴巴的。那是一雙充滿愛的雙手,她為了家忙碌奔波,雙手從未停止工作過。外婆的手很小,但很溫暖,握著她的手就會覺得溫暖的許多。她用那雙手讓我知道只要有她在,我就不需要煩惱,不需要不開心。因為他的雙手永遠會在背后默默地幫你。 小時候,有一張被子一直陪伴著我,是一張外婆一針一線縫給我的百納被。那張被子帶著它自己獨特的味道,而且滑滑的,睡覺有它就覺得很溫暖。它不僅僅是一張被子這么簡單,而它代表的是我的童年,我的回憶,我的開心與傷心。它一直陪伴著我,就像外婆在我身邊一樣。它是家人們的祝福,是外婆的愛。 當我大概七八歲時,我的表弟剛剛出生,那時候外婆特別開心,覺定為他縫一個百納被。她坐在了她的小角落,拿出了一個鋪滿灰塵的盒子,在里頭拿出了她零零碎碎的布料,整理了起來。而從小就和外婆呆在一起的我,也拿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外婆旁邊,眨著眼睛看著外婆。她隨手開了自己桌上的小臺燈,用她那雙手帶上了他的眼鏡。他把各種各樣顏色的布料擺了出來。她把一個個的碎布縫成了一個個六角形。 當時坐在旁邊的我也開始學習縫百納被。一開始我特別興奮,信心滿滿的開始縫第一個。但是,慢慢的我開始泄氣了,我一直扎到自己的手,手指不時就會被針扎出血來,縫好一個但也縫到很亂。但外婆說只要有耐心,你就能越來越好。縫了幾個過后,我慢慢也能跟得上節奏了。屋外,下著微微細雨,我們婆孫倆一邊開著屬于外婆年代的歌,一邊一針一線的把百納被縫在一起。經過了大概兩個星期多,我們把百納被完成了,外婆得意洋洋的向家人炫耀,這是屬于我們兩個的戰利品。 百納被的每一塊布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回憶。而通過外婆的雙手,它們加在一起就充滿了愛。百納被的每一個部分都像是我們人生中的其中一個階段,回憶。而它們把它們連在一起,我們才會有一個多姿多彩,五彩繽紛的人生。 外婆牌被子是最溫暖的陪伴,在以后的人生里,我希望我能夠把百納被里的每一塊布料都充滿色彩與愛把它好好保存著。把自己的快樂,悲傷,健康,生病,一切的一切都好好保存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