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記憶中新年的味道》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謝禎慈 年齡:17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李昔沄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美里中華(國民型)中學 《記憶中新年的味道》 “今年你小姑也因為工作忙而無法回來了。”“二姑和三姑也回不來了,飛機票太貴了。”今年的新年大家都陸陸續續沒有回來了,新年的氣息也越來越淡了。我今年十七歲了,每年我們全家人都會回爸爸的家鄉——加拿逸慶祝新年。當然每年回來的都包括了大姑、二姑、三姑、四姑、小姑還有還有住在這的大伯和她們的兒女。每年的成員都是缺一不可,但近幾年,大家都不怎么回來慶祝新年了,有的忙工作,有的忙上課,有的去旅游了。 回想起以前,每個人都會提前在除夕夜前回來并且大包小包的帶回來。“哇,二姑買了我最愛的洋娃娃,三姑則帶了我最喜歡吃的軟糖給我。”新年最開心的事莫過于拿紅包和收到大人們帶回來的禮物了。我們的家不大但每個人擠一擠還勉強可以過夜。而且我們的家的設計跟所有城市屋子的設計是有點不同的,樓上的每個房間除了有前門還有后門,后門出去有一個大陽臺,放滿了雜物,旁邊還有一個樓梯下去廚房。所以每次回來我最期待的事就是跟我的表兄弟姐妹在屋子里到處亂跑、玩耍。 除夕當天的早上我會跟著姑姑們去買菜來準備今晚的“大餐”。還小的我只顧著跟表姐表妹一起玩,永遠都聽不懂姑姑們討論的:“這個魚看起來不怎么新鮮。”“老板這個便宜一點賣吧。”“這只雞很新鮮又便宜。”買好菜回家所有人就是一個勁的洗菜切菜洗碗擦碗,連我們這些小孩子都被迫從早上幫到她們開始煮菜。即便很辛苦甚至滿身是汗,但歡笑聲總是少不了,還有大人們的“八卦”非常的精彩。晚上,我們的菜擺滿了整整兩張長桌子,所有人都必須擠在一起才勉強坐的完所有人。大人們面前都擺著一瓶酒而我們小孩則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汽水。大約在傍晚六點我們就可以陸陸續續聽到鞭炮聲直到七點都還沒停。當然,我們在吃晚飯前也會放一條長長的鞭炮,象征著辭舊迎新。“開動啦!”還沒吃之前我們會拿著各自的杯站起來喊“飲勝”,意思就是干杯,這種時候也少不了杯里的飲料灑入食物里讓所有人都哭笑不得。干杯好后就各自吃飯了。有始有終,吃好后我們也必須把所有東西都收拾干凈。最讓我記得的一次除夕夜就是我和表姐表妹心血來潮覺得大人們的紅酒味道一定不錯,所以我們趁所有人不注意溜到旁邊,拿了一個杯子倒了一點酒進去。然后我們趕緊跑到一個房間偷偷喝了起來。“怎么那么苦啊!”說完表姐便拿起旁邊的白開水往嘴里灌。我和表妹也一人喝了一口,那個味道簡直比苦瓜還苦。最好笑的是表妹居然醉了,整個臉頰通紅還開始自己說話自己笑。 之后,大人們就會拿出年貨并把它們裝在盒子里方便所有人拿。我最喜歡的年貨是雪球餅和開心果,平時也不會特地去買來吃所以新年的時候都恨不得把全部吃完。我們小孩子到了夜晚都非常精神旺盛,每次都會守到十二點,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甚至所有大人都早已入睡,我們依然玩得忘我。初一早上就是我們小孩子的服裝秀了,每個人都搶著成為最帥氣最漂亮的,因為可以被大人們夸獎自己。最開心的當然就是收到姑姑們,大伯還有爸爸媽媽的紅包了。派完后所有小孩都會瞬間消失——躲在房間里算誰的紅包錢最多。之后的初二初三不是人家來我們家拜年就是我們去別人家拜年。所有人都會在假期完的前兩天或一天回家以準備開學、上班。 如今,除夕夜的菜肴隨著人數而減少,年貨也越來越少人想吃,新年似乎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假期。回想起以前的新年,那種感覺,那種氣氛完全跟現在無法攀比,以前不必走在大街上都可以聽到街坊鄰居的歡笑聲,放炮聲,可現在走在大街上除了家家戶戶掛燈籠,似乎所有人都在個忙個的,新年似乎只是一個節日。對于以前人來說,新年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可以讓整年沒見的家人有一個好好坐下來吃頓飯,好好團圓的一個機會。希望所有人可以更加珍惜不僅僅是新年,更是每個可以跟家人團圓的日子,別等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來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