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舌尖上的味道》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鄭天穎 年齡:15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詠婷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詩巫光民中學 《舌尖上的味道》 我的家鄉是砂拉越的一個小城市——詩巫。這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充滿這里的只有滿滿的人情味和讓人一嘗難忘的美食。那停留在我舌尖上的味道,我的家鄉菜,讓人知食髓味。 在詩巫超級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就是——光餅,福州小食之一。光餅,是用鹽、糖和面粉和出來的面團,再搓成圓形,稍微拍扁后搓個小洞,撒上一把芝麻,最后再放貼到用炭烤的鐵爐中。烤的過程中,炭紅色的火花四濺,激發出芝麻的味道,帶出光餅的外皮酥脆內軟的特性。也因此,光餅吃起來帶有一道炭烤的香味,在嘴里蕩洋。現在的大部分光餅店依然都選擇使用傳統的炭烤發來烤光餅,最讓人佩服的是炭烤師傅赤手將和好的面團貼在缸壁上!由于時代的變化,現在的光餅出現了變化。人們開始在原味的光餅中夾著肉碎,咬起來就能嘗到肉香的味道,原味多汁。有些人呢,則喜歡將光餅泡著鹵汁,讓鹵汁的味道深入光餅里,這種吃法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光餅也成為了游子們念念不忘的味道。在外不論是讀書或是工作每當回到詩巫,都不忘吃上這看似簡單卻需要多年經驗才能烤出炭烤味中帶著面粉及芝麻香的光餅。就是這一小小塊光餅承載著詩巫幾代福州人的記憶。如今,光餅不止是福州人喜歡,就連友族同胞也喜歡吃。離開家鄉,游子們更是一大袋一大袋的打包帶走,存放在冰箱里。每當思念家鄉時,拿出幾片,放在微波爐一熱,吃在嘴里,仿佛回到家鄉,一解思鄉之愁啊。 除此之外,令詩巫福州人念念不完的美食還有干盤面。干盤面是由豬油、蔥油、少許的味精和醬油拌在一起的面條。干盤面的作法雖簡易,但味道卻能抓緊人的味蕾。拌著豬油和蔥油的面條"吸溜"起來伴隨著一股豬油的清香,讓人無法自拔,吃了還想再吃。吃完后嘴里還殘留著淡淡的香味,看似油膩但卻口齒留香,無法遺忘的味道。干盤面成為了福州人常吃的早餐。對許多詩巫人來說,一早一碗干盤一天的開始。有些人甚至覺得如果早餐沒吃到干盤,一天都渾身不舒服。不論時代怎么地改變,干盤面依然是詩巫福州人的象征,一道永遠無法被取代的食物。詩巫的咖啡店云集,每家都售有干盤面,沒有干盤面感覺就不是咖啡店。 如果說光餅是游子們回來必吃的小吃,那干盤面與光餅的地位是并駕齊驅的。一碗干盤面,幾輩人的記憶。不論到哪里,都不忘這祖先留下來的面食。唯有吃上一口,才覺得自己回到了家鄉,與家人一起的日子。 一塊光餅,一碗干盤面,滿滿的回憶。每當想起家鄉時,就會想起這些停留在我的舌尖上的味道,無法忘懷。不論酸甜苦辣咸,這,都是家鄉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