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福州——有福之州》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黃鐘緯 年齡:14歲(男)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黃拔倩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 《福州——有福之州》 在我始齔的孩提時代,我總能從祖父祖母口中聽聞有個世外桃源,我的九宗七祖都來自那里,它猶如人間天堂般,是我所憧憬的,而“它”就是我們炎黃子孫耳熟能詳的福州…… 在我的印象中,福州的地形屬于河口盆地,被群山所環繞,依山伴水。福州又稱三山,這是因為福州城內有三山鼎峙——于山,烏山和屏山,閩江穿福州而過,造就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內”三山一水的獨特風貌,這就是三山的名稱來由。福州也有個馳名天下的名字,那就是榕城,相傳在北宋時期,有個太守叫張伯玉,他極力倡導家家戶戶都種植榕樹,致使現在的福州滿城綠蔭,暑不張蓋。之所以 榕樹是福州的市樹是因為榕樹的四季常青,巍峨挺拔的樣子象征了福州人的精神面貌而福州的市花則是茉莉花,因為茉莉花濃郁的花香,蕩漾的馨香,特別彰顯了福州的個性與魅力。 福建由十一個縣市組成那就是古田、屏南、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福清、平潭、羅源、連江及福州。若想在福建走得“暢通無阻”,那就得好好掌握福州話,這門通行語言了,這是因為福州方言是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在福建方言中占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談到福州的民間習俗,便可分為五大類別即節俗、婚喪壽事俗、鄉俗、食俗及穿戴俗而福州的傳統民族活動則有鬧花燈、踩高蹺、賽龍舟和舞獅子等……在節俗方面上,福州人的生活習慣都受到了許多宗教的影響,同時也間接反映了福州人樂于學習及吸收他人文化的精神。食俗上,福州人講究刀工嚴謹及火候,因他們的細膩,福州成就了世界上遠近馳名的五大代表菜及五碗代表,致使食文化得以流傳。在多如牛毛的福州美食中,我最喜愛的就是多汁的福州魚丸入口即化的口感、養生的佛跳墻及鼎邊糊。鼎邊糊在精心烹飪后,于佐料的襯托下閃亮登場,顯得格外誘人,總是令我這個小饞貓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一筆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列祖列宗代代相傳的,饋贈于我們手中的禮物,這些都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啊! 福州也有許多著名的地方文化如曇石山文化,隨洋務運動而興起的船政文化及著名的三坊七巷文化。其中,三坊七巷是一座古色古香,富有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的建筑物,三坊七巷坊坊相連,鱗次櫛比,房屋經匠人們那布滿老繭的雙手精心打造后,顯得無比精致,就好似鬼斧神工之作。這些地域文化有的大力推動了工業的發展,有的則使我們華夏兒女在中西文化方面有了累累碩果,還有的則是帶出了歷史人文之美。 福州亦不乏那些具有吸引力的傳統藝術如閩劇、評話及十音。猶記得我曾與家人到福州旅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家人一同觀賞一出閩劇《月光寶圖》精彩至極,至今我都無法忘記。在福州,我也曾有幸享受“十音”的精彩表演,十音曲調悠揚動聽,時而節奏輕快,熱血沸騰;時而節奏緩和,優雅而抒情,跌宕起伏,藝術感染力極強,讓聽眾陶醉在音樂旋律里而沉醉不知歸路,聽出了耳油。經當地人介紹才得知,十音是當地樂曲,同時十音的創造也表示福州人熱情洋溢且樸實無華的風土人情。 來到福州,倘若想放松身心,福州森林公園絕對是不二首選,走進這個綠色王國,可以泡個森林浴,熹微陽光隨著葉的縫隙傾斜而下,樹是綠的,人影是綠的,幽涼的空氣鉆心入鼻,空氣中還夾雜淡淡的清香,這時候可以深呼吸,將所有的不滿及愁緒隨著二氧化碳從身體里排出。猶記得在春天的福州之旅,我們舉家到福州花海公園踏青,在那里花團錦簇,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片黃色花海,紅色花海,紫色花海,東風蕩漾,散發著花香,芳香四溢。花兒伴著春風盡情綻放,綻放悄無聲息的淡雅,天空的浮云被地上的花兒襯得金燦燦的,紅裝素裹。“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正是我在花海公園所看到的春天景象,一片綠意盎然。傍晚在閩江公園,走在湖邊,江面湛藍,波光瀲滟,隨著天空最后一道光的消失,黑夜正式降臨,閩江在流動,漁船在漂流,漁人在哼歌,嬌羞的月亮姐姐躲在云朵的后面,試圖窺探整個大地,真是詩情畫意的意境啊! 正所謂“七閩山水多靈秀,四歲奇童出盛時,家世應傳清白訓,嬰兒自有老成資。才當學步來朝謁,方漸能言便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青云萬里有前期”福州不虧是“有福之州”啊,此生無悔入華夏,我愛您,福州,您是我們福州人的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