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小福州》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邱恩慈 年齡:16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林美儀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 《小福州》 福州人占詩巫大部分的人口,所以詩巫也有“小福州”之稱,是馬來西亞福州人人口最多的地區。 早期由于中國戰亂繁繁,人們生活困苦,苦不堪言。因此要極力擺脫這個現象。福州人借此機會發展到馬來西亞來。他們首先到達馬來西亞的地區是詩巫,這也是詩巫被稱之為小福州的緣由之一。 體會福州文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品嘗最地道的福州美食啦!說到福州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干盤面。這屬于福州人的傳統文化美食,拌入醬油,豬油等醬汁,再加入親手制作的面條,鋪上了一片片叉燒肉,再撒些青蔥與紅蔥,一碗簡易又香氣十足的干盤面便上桌咯!入口的瞬間,口感扎實,豬油香撲鼻而來,是超級暖心的家常味。第二道傳統美食便是我最愛的鼎邊糊。將薄薄的一層面糊淋在鍋邊,待其半熱后加入熬煮的湯底中,期間加入木耳,魚丸等配料。看似簡單又清淡的面,但味道卻會讓人回味無窮啊!熱騰騰的面湯,像我這樣體質偏寒的女生簡直是道暖胃的”神器”呀! 現在許多節日也源自于福州文化,如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等。其中讓我覺得較特別的節日是福州人的拗九節。拗九節又稱為后九節,是源于一個神話傳說。傳說目連的母親在生前做了許多壞事,所以死后變成了餓死鬼,目連通過神通看到母親痛苦的樣子后十分傷心,便運用法力拿一些飯菜給母親,但飯一到母親口中便化為灰燼。所以目連為此到處行善,為母親積德,最終其母終得解脫。從此“目連救母”的傳說流傳千史。在這一天要煮拗九粥,用來祭祖或贈于親友。出嫁的女兒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除此之外,福州人還有很多禮俗。在五十歲過后開始做壽,宴請賓客,做壽需食用“太平面”。傳統上喪事要“做七”,即在親人去世后七七四十九天內做法事等。福州人的傳統音樂是十番音樂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