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漸忘的福州文化》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黃億萍 年齡:15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光維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 《漸忘的福州文化》 夜已深,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我靜悄悄地站在窗邊看著沒有星星點綴的天空。這是我想起了剛才早上我在咖啡店里看到的一對母子,那小男孩告訴他媽媽老師今天教他關于福州文化的課。聽到這里,我頓時想起現代的人越來越不重視這些福州文化了。比如說我鄰居也是福州人,那天他家里辦喜事。通常福州人結婚是很復雜的過程。但是年輕人嫌麻煩忽略了很多細節。 想到這里,我想起了爺爺曾經說過福州人結婚要“換帖”和“合八字”。“換帖”,“合八字”過后,媒人要選好日子,帶男方“過禮”訂婚。一般嫁娶的主動者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其中一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我們應該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點,少收聘禮。爺爺說“過禮”是一件大事,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家,女方生辰八字送到男方家男方家。父母會自認為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后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和;若不合婚事需重新考慮。現代的人并不注重這個儀式了,有些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擇日也是婚禮前最重要的,要經過雙方父母同意的日子。爺爺還曾經說過女方要置辦嫁妝比如紅皮箱裝女方常用的衣物和父母辦給女方的嫁妝。紅傘擋災辟邪。紅塑料桶里放紅棗,花生,蓮子,桂圓,瓜子,寓意早生貴子。喜娃一男一女,多子多福之意,男方則準備塑料花和花瓶以百合花和玫瑰花代表男生女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貴榮華。福州人結婚當天會拜祖先,拜完后一定會吃“太平面”這是他們的習俗。 爺爺曾經告訴我福州我福州人特有的節日是拋九節,也稱孝順節。日期是農歷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拋九粥祭祀祖先或送給親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拋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其實,這節日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據說他母親被關在陰間牢房,她探監時給母親送去的食物都會被獄卒小鬼給吃完。所以后來他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和黑芝麻煮出黑乎乎的粥。獄卒小鬼看了覺得很臟所以不敢吃,最后才送到母親手里。這就是拋九粥的由來。后來不管是正月廿九或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母親落難的日子所以福州人認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現代的人好像開始慢慢的遺忘了這個節日大多數應該都是因為忙碌的工作。但是這個節日是福州人特有的節日所以應該一直被記得。 想到拋九粥,我就想起福州美食。七歲那年,爺爺曾經做給我吃雞湯面線。爺爺告訴我雞湯面線是福州人傳統佳節和喜慶節日時必吃的傳統美食,它是以紅酒加雞肉及香菇烹煮出雞湯,再加入福州人細長面線煮成。酒香味濃郁撲鼻的紅酒雞湯面線,關鍵就是福州人自釀的紅酒。雞湯面線有祝福健康長壽的含義,因此福州人在農歷新年,初一或做壽,過生日,必會吃碗紅酒雞湯面線配上雞蛋。此外,紅酒雞湯是福州媳婦生育后,坐月子時必吃的滋補食品。現代的年輕人應該大多數都不會自釀紅酒和自制面線,他們都會到商場去購買現成的因為既方便又省時。所以可能吃不出傳統的味道了。 福州人的文化雖然很復雜但是過程是快樂是美好的。所以身為福州人的我們應該把這個文化繼續傳承下去,不讓我們的福州文化沒落。因此福州人必須會說福州話,會吃紅酒雞湯面線。 此刻的我雖然已經進入夢鄉,但是心里卻一直記住福州人該有的文化。希望我們的福州文化會一直被傳承下去,不會就這樣被遺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