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記憶中的味道》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羅菁怡 年齡:17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光維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 《記憶中的味道》 “快來買啊,好吃的福州魚丸哦!”熱鬧的三坊七巷上,充滿小販的叫賣聲和各種美食的香味。在福州旅游的這幾天,我幾乎走遍奶奶跟我說的福州景點,所走過的每個地方都顯現出這個城市獨有的魅力。我咬了口剛買的福州魚丸,濃濃的湯汁和鮮嫩的魚肉在嘴里蔓延。我楞了一下,這熟悉的味道,是記憶中的味道。 從我記事起,我都是跟奶奶一起生活。我父母因在外地忙碌,沒有時間照顧我于是便托奶奶照顧我。奶奶是福州人,性格較文靜不愛說話,她煮的地道福州菜常讓人贊不絕口。福州有一道名菜叫佛跳墻,由20多種原料制成的,材料都是上等食材。這道菜奶奶不常做只有在除夕那天晚上的飯桌上才能看到。那天爸爸媽媽也會從外地回來,然后和奶奶一起準備年夜飯。只有佛跳墻的烹制過程是奶奶一手包辦,因為它需要嚴格的操作以避免其營養成分流失。佛跳墻的味道十分美味,湯汁非常濃郁鮮美。 芋泥是一款甜食,奶奶經常做給我吃。它的制作過程十分簡單,只須將檳榔芋頭蒸熟后壓成泥狀,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搭配上碎紅棗、瓜子仁、櫻桃、冬瓜糖等做輔料。奶奶做的芋泥只配碎紅棗,它的色澤灰暗,雖不冒熱氣,但嘗起來卻燙口無比。有一次奶奶將剛做好的芋泥放在桌上,提醒在一旁的我等它冷卻了才吃,可我因為嘴饞,直接拿起一湯匙的芋泥放進嘴里,結果被燙得哇哇大叫。芋泥的味道十分香郁甜潤,是我和爸爸的最愛。 小時候我看著光餅,它只有手掌般大小且圓圓的,它中間只有一小孔,我便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中間有小孔,奶奶便告訴我光餅的傳說。傳說光餅是當年抗倭英雄戚繼光帶軍追敵時,數日的陰雨使他們開不了伙食,于是制作了最簡單的小餅,并用繩子串起褂在身上。光餅是用面粉加上少許食鹽制成的,十分香脆可口,旅途上做為干糧是不錯的選擇。因此每當父母要回去工作時,奶奶總會燒制一些光餅讓他們在路途上吃。 奶奶做的福州小吃中,我最喜歡吃的是福州魚丸。這種魚丸和一般的魚丸不同,它里面還包裹著濃郁的湯汁和魚丸餡。它的吃法需小心翼翼,因為里面的湯汁會在咬開的那一刻噴濺出來,所以要慢慢咀嚼品嘗它,鮮嫩美味的魚丸和濃厚的湯汁讓人無法忘記。 每當傍晚的時候,奶奶都會坐在陽臺上的木椅,靜靜地看著遠方。在這個時候,奶奶會跟我說關于她的家鄉——福州的故事和那里的風土民情。當她說起這些事情,充滿皺紋的臉上總會露出懷念和思念家鄉的神情。我曾答應過奶奶,等我長大后會帶她回去福州看看,當時奶奶笑了笑并摸摸我的頭說好。過了許多年后,我長大了,但木椅上的主人卻不在了。而我,帶著那一份思念,那一份承諾,來到了她當年注視的遠方——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