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游子思鄉的媒介——福州話》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張桐俊 年齡:17歲(男)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張光維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 《游子思鄉的媒介——福州話》 詩巫,那一棟棟陳舊卻充滿回憶的建筑,那一條條悠久卻充滿故事的小巷,那一句句似懂非懂卻依然親切的福州話。這就是我的家鄉——新福州,一座承載著一代代福州人回憶的小鎮。清晨鳥語花香、中午陽光普照、傍晚金色彩霞高掛就是對它最簡單的描述。也許它的景色不是世上最壯麗的,但當他那不突出的美景與風土人情結合時,總是能讓游子思念它。 常有人說“對一個地方的留戀,其實是留戀那里的人和事,以及沉淀在那里的自己最好的年華”。詩巫的風土人情總是能讓游子思念家鄉,不只是因為家鄉的美食和回憶,更是因為家鄉的福州話。在許多游子的心目中,福州話的地位都是不可取代的。它不僅承載一代代福州人的回憶,它更是將各種家鄉的回憶串在一起的媒介。從家人到朋友,再從朋友到小販,沒有一個不說福州話。 福州話在福州人心中的地位無可取代是因為說方言是最快拉近人與人關系的一種方式。以我親身經歷為例,到一個大家庭的朋友家暫住一天原本應該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我需要與許多不熟悉我而我也不熟悉的長輩一起吃飯還要連續見面好幾天。但當他們得知我是福州人并開始使用福州話與我交流后,所有的尷尬都煙消云散,瞬間拉近了晚輩和長輩的距離。此外,很多時候方言所表達出來的意思,漢語就不能表達出同樣的意境。因此在許多福州人心中仍然認為福州話更加“接地氣”。 隨著漢語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新一代福州人對福州話越來越陌生。許多在福州人家庭長大的父母,都以漢語為溝通媒介,導致福州話的使用越來越少。漢語固然重要但方言更能代表地區特色。方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所體現的地方特色事普通話無法比擬的。因此,新一代福州人對福州話的加強刻不容緩。 福州話是讓游子思念家鄉的媒介。透過它,游子能回憶起在家鄉的點點滴滴。我衷心希望每個福州家庭都可以加強對福州話的傳授給下一代。讓福州話不會失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