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給福州的一封信》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劉于萍 年齡:18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黃香蘭 選送單位: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 《給福州的一封信》 親愛的福州: 你好!自從上次一別已有兩個年頭,不知你情況如何,近來可好?我自從與你分別以后就一直對你念念不忘,這次終于有機會對你說出埋藏在我心中的情感,還望你多多海涵,不要介意。 或許你已經忘記我是誰了吧,現在就讓我在這里再做一次自我介紹吧,這次你可要好好的記住我是誰了。我,劉于萍,性別女,今年18歲,福建省閩清縣人,在族譜里是第35世劉氏子孫,也是第4代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定居的后代華裔子孫,曾在2018年3月期間到訪在你那里的老家,我還記得我的老家的名字是青坑際下村,那里四面環山,清霧彌漫,站在山間朝遠處眺望,會看到山的中間有一汪似明鏡般的湖水,不遠處有起伏的山脈,它的樣子像是一本攤開的書,我的曾祖父就長眠于此那,而其福地朝向南方。為何曾祖父會選擇此處?要知道華人傳統里先祖的埋骨之地可是非常講究的,向右移一分,向左移兩寸都不行。后來,守在那的老鄉告訴我,因為曾祖父他希望我們后代子孫能擁有圣賢般的智慧、明鏡般的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做人,才選擇面對著“書山”、“鏡湖”安家。一個完全不認識、甚至連生活的時代都不同的人,卻愿意祝福你、護佑你……不可否認,在那一刻,我被感動到了,因為一個跨越時空的、深深的祝福。也是在那一刻,我開始對你有了好奇心吧。 1900年4月,黃乃裳帶著幾個親人來到英屬砂拉越,實施覓地拓荒計劃。歷經千辛萬苦,他終于在拉讓江找到了墾地。找到墾地后,黃乃裳就回國,在閩清、古田、閩侯、屏南等地招集了一千多個墾民,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工作。他們同吃同睡,一同伐木墾地。風風雨雨,五個春秋過去,在他的苦心經營下,詩巫新福州墾地初具規模了,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自此之后,詩巫逐漸發展并壯大起來,甚至源源不斷地吸引來自祖國的華僑墾民。詩巫是砂拉越的第三大城市,市區內的從商人員90%為華人,主要產品為金融業、建筑業、棕油業、木材業和造船業。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他們在當地定居下來。詩巫有華族文化協會,福州文物館,有華人基金會、慈善會、銀行和6間華文獨立中學(全馬之冠),華文小學多達幾十所,還有華人義山墓地。基金會、慈善會的本金,許多還是抗戰時遺留下來的。詩巫的華裔居民多是福建移民及其后裔。因為詩巫的福州人口居多,所以又被稱為“新福州”或“小福州”。至今,詩巫的華裔還是念念不忘的想回到魂牽夢繞的故土看上一眼。雖然他們已在馬來西亞安家落戶、生根落葉,但最開始的根還是在福州啊! 祖父祖母的那一聲聲關于故國的嘆息,在年幼的父親的腦海里留下了印記,最終生根發芽,多年以后,他在我的耳邊孜孜不倦地講著關于他那在年幼時關于你的回憶、詩巫發展的歷史。這也是許多和我同輩的人所擁有的共同回憶吧。 圣賢曾曰:“食色性也”,顧名思義,凡人的生命里,離不開這兩樣東西:飲食、男女。在我們這個年代就是指代美食與美人啊。 若把北京比喻為人,那她就是一位熟女,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內涵,氣質優雅,自愛自信,懂得體貼和關懷,她那氣定神閑微笑,那寵辱不驚的淡定,那風過無痕的從容,不管在哪里,大家總是第一個注意到她。若把江南比喻成人,那她就是一位溫婉女子,身材高桃,體態輕盈,言行舉止端莊嫻雅,烏發如漆,肌膚如玉,美目流盼,一顰一笑之間流露出一種說不出的風韻,讓大家沉迷其中。而福州你啊,雖然沒有她們那般風情引人注目,但你膚色白皙,身材苗條,五官端正而顯得秀氣,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和你剛剛接觸的一瞬間,我就強烈地感到你身上散發出一種妙不可言的溫柔氣息。她們啊,是牡丹、是玫瑰、是空谷幽蘭、是水仙、是竹菊梅蓮,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而你是滿天星、是鳳仙、是牽牛、是茉莉、是綠蘿,不但平易近人,還和藹可親,讓人為你的溫柔駐足、為你的淡雅注目。你的身上帶有一種香氣,若有若無,時隱時現,那是一種名叫“故鄉”的味道,不知道讓多少人流下喜悅的淚,讓多少人夜里流下傷心的淚。 你知道嗎,我對你那兒的有一道美食念念不忘,它在我心中構起了我對你的所有幻想,那是一粒粒的,圓頭圓腦的福州魚丸,聽說福州人沒有不愛吃魚丸的,它的雪白的皮是魚肉做的。不同的魚做的魚皮味道完全不同,最出名算是鰻魚、鯊魚做的。魚丸的餡是用豬肉做的,但是在吃的時候是看不到半粒肥肉的,也并不覺得肉餡硬。吃起來,皮有魚肉的鮮美,餡有調和出來的醬香。湯則清清爽爽,漂著些許蔥花,淡淡的胡椒味。咬下去一口,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啊!顧不得什么淑女形象,抓起魚丸就往嘴里塞,好燙,那時我捂著嘴巴叫了起來,過后我吸取教訓,先輕輕地咬一口皮,頓時,汁兒涌進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潤,好香。或許這就是你的味道了吧,熱熱的,咸咸的,帶著一股肉的咸香味,唇齒留香,讓人吃了還要再吃。 你曾倚樓聽風雨,笑看人生路,一任紅塵滾滾,心自清風朗月。你曾掬一懷素心之酒,飲一腔感嘆之情,笑看落日的炊煙,飲盡人生悲痛離別,棄人生的冷暖成敗,喚醒冬沉寂的長夜。你曾風過流年,嘗盡滄桑;雨落滂沱,飲盡悲歡。你靜守歲月一偶,淺釋百態,洗盡鉛華。你啊,讓人思之念之傾之慕之,你啊,讓人不舍,卻又忍不住想念。如果對于離家的游子來說,你是兒時的伙伴、盡頭的那間老屋子、遠方的那片土地的話,那對于我來說,你是水中的倒影、天上的明月、雪山的雪蓮啊。游子尚且與你有過美好的時光,而我呢,什么都沒有,有的只是心中那一抹淺淺的剪影罷了啊。李覯的《鄉思》里寫到: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還被暮云遮。 這就是我對你埋藏在心中,吐也吐不出口的情感啊,惟有借助先人的詩句表達,你能夠感受得到嗎? 親愛的福州啊,我的信就寫到這里了,書短意長,在這里不便一一細說,謹祝安好! 你親愛的后裔, 劉于萍 2020年2月 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