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記憶中的蝦油味》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郭芊慈 年齡:16歲(女)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指導老師:許桂彬 選送單位/社團:馬來西亞黃乃裳中學 《記憶中的蝦油味》 這時是晚上八時左右,我乘坐市里的末班車回到這條街上。 望著眼前的一切,曾經的一切仿佛還歷歷在目。走在布滿積雪的石板上,街道兩旁多了許多我不曾見過的不知名小店,一切的一切變得熟悉又陌生。來到一家其貌不揚的餛飩店,我的步伐漸漸被空氣中彌漫的香味吸引,等我回過神時,我已經坐了下來。 餛飩店的老板是一對年近五旬的夫婦。,膝下還有一對龍鳳胎。他們約為十歲,男孩胖乎乎的臉上掛著可以令人忘記一切煩惱的笑容,治愈人心;小女孩葡萄般的大眼睛似有億萬星辰,使人不由自主地望向她。整個餛飩店是由大大小小長短不一的木頭組成的,一盞盞暖黃的燈,照亮人的心。屋外的雪還在不停地下。漫天飛雪的雪花如同落入凡間的精靈,為這座城覆上厚厚的一層白色,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上桌,被熱氣縈繞的我,深吸一口氣清香中帶有一股濃濃的蝦油味。我舀起一口湯,一股熱意從喉嚨處蔓延到胃中,驅散了不少寒意。湯底濃中帶咸,咸中帶一點微微的甜,是記憶中的味道。吃著這碗餛飩,陣陣的熱氣撲面而來,我的思緒不禁來到了小時候。 我們家也是開餛飩店的。回想那時候的我還只是扎著兩條麻花辮的小村姑。家中的廚房總能看見我那矮小的身影,銅鈴般的大眼睛注視著正在忙碌的雙親。我最喜歡的便是觀察蝦油的制作過程。把大量的小雜魚趁鮮鹽漬,然后放在大池子里自然發酵,定時翻拌,使小雜魚分解成咸汁和渣。接著把發酵后的蝦油半成品拿到太陽底下曝曬,蝦油便制作完成了。制作過程不算短,爸爸總說:“制作蝦油需要耐心,切不可草草了事,否則制作出來的蝦油便不是好蝦油。” 記憶中爸媽不管是炒菜還是煮湯都喜歡放點蝦油提鮮,而炒出來的菜我總是吃得津津有味,體重還因此飆升了。現在想想還感慨萬千啊!我們家的餛飩店也因蝦油的新鮮而盛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品嘗。滾滾的熱氣和來來往往的食客相輔相成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永遠封存在我的腦海里。 而這記憶中的油蝦味也將成為我跟我那陰陽相隔的父母之間的橋梁。長大后,每當我想起他們時,我總會回福州去吃一碗餛飩,那蝦油味總是令人回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