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1:58:3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記憶中的窗口》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俞芷寧 Daphne Yu Tze Ning(女) 年齡:16 所在國:馬來西亞 作品由詩巫公教中學選送 《記憶中的窗口》 轉角的走廊, 熟悉的禮堂,一幕幕地浮現,記憶里的那一扇窗……書上說,人世間大部分的人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總是要在失去后才發現當初的那個自己有多么不懂得感恩。曾經的我,不也是這樣嗎? “芷寧,倒數最后四個小時了,你有什么感覺?”,同桌滿懷感慨地問道。我癡癡地看著窗外那棵陪伴了我三年的柳樹。想起那個總愛刷孤僻,不愛與人打交道的我,經過老師的開導而逐漸活潑開朗起來的過程。現在的我已初三,初中生涯將過去,等待驪歌想起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初三了也意味著將要“出山”了,勞燕將分飛,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這一扇陪伴了我經歷初中生涯酸甜苦辣的窗口,終究還是需要道別。 “滴…答…”, 最后一小時我們就要畢業啦!我們成長了,窗外的柳樹也長大了,一天天地茁壯,一天天地變高。我站在窗前,它就像一幅不曾改變過的油畫,靜靜地掛在那兒,而圖里的樹曾吞下了我無數的埋怨與傾訴。這個教室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是全校唯一只有一扇窗口的教室,而我恰恰就坐在它的旁邊。我將離開,走出這扇窗,但不關閉這扇窗,我開始有些不知所措但再也回不去了。回憶又開始自作主張,不斷浮現在我眼前。 許多人都把日子比喻成窗外的風景,而我卻寧可留在窗內,欣賞著窗外的風景。“隆… …”,又聽到了雨聲,它把我從幻想中拉回了現實。望著被雨水擊打著的柳樹,仍挺直而立。或許柳樹的精神才是真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它屹立不倒代表著堅強的精神,而我們卻連短暫的分離都不敢面對。有人笑了,有人哭了,枝頭上的小鳥歡快地鳴唱著,雨勢漸小,可教室中沉重的氣氛還無法隨之而去。我站了起來,與窗口來一張“特寫”。窗外的世界是我將要迎來的日子。 總是會有這樣的時刻,在你發現自己睡遲后,下了一跳,卻猛然想起我已畢業,等待著我的則是下午班熱哄哄的教室。“是啊!”,我已離開了那扇窗好久了,已經離不開,放不下窗內的曾經。往后的日子常常復述著那段逝去的歲月,無法重返的光陰。拿起與窗口的合照,老樹還在,藍天還在,白云也在,我也在,但人無法永遠活在過去,停留在過去。畢業后的第六十三天,我已十六歲,全新的旅程,還等待著我去航行。 窗口對我的意義重大,它曾經是我無助時的依靠,孤獨時的良伴,窗外的柳樹則是我寂寞時的點綴。我深知道后方的一切早已過去,根本無法重來,成人的世界開始向我高歌,童年太短暫,而我卻已匆匆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