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瓊花玉島,無數春聲秋色;兩江環繞,不盡汐落潮生。倉山位于福州城區南部,古稱藤山,轄整個南臺島,全區總面積142平方公里,轄5鎮8街,總人口約104萬人,內聯閩侯、長樂、福清,外接廈門、漳州、泉州,是福州“濱海新城”橋頭堡。 一、歷史概況 1368年(明洪武年間)在藤山北麓建鹽倉,俗稱鹽倉前,遂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區內現存40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帝師之鄉螺洲、嚴復故里陽岐、千年古渡淮安、書香福地林浦等四大古鎮的厚重加上煙臺山片區的異域風情,鑄就人文倉山的人杰地靈,誕生了陳寶琛、嚴復、林森、吳石、陳景潤等歷史名人。 倉山古時曾于煙山南麓遍植梅樹,素有“瓊花玉島”的美譽。這里雙江環抱,生態環境優美,空氣質量常年保持在一級,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全長60多公里)呼之欲出,把10余座公園串成閩江會呼吸的“綠色生態長廊”。如今歷史傳承給這片土地的精神正印刻在倉山發展新航程中,瓊花玉島正綻放著新的光芒。 ![]() 宜居宜業新倉山(王光華) 二、城市發展規劃、新面貌 倉山是座設施齊全的立體之區。匯集福州火車南站、市政配套及商業開發區。作為海峽西岸交通圈,區內38條城市干道星羅棋布,福泉高速公路、316、324國道穿境而過,20條跨江大橋飛架南北,地鐵1號線已通車,2號線將于2019年試運營通車。交通、生活、教育等配備齊全,是全市精品住宅集中區。 ![]() 倉山是座產城聯動的品質城區。在創新驅動引領下,倉山正依托金山投資區和高新園區,大力發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星網銳捷、北京同仁堂、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初步形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三大產業集群,助力倉山加怏建設現代商貿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會展中心。 倉山是一座跨越趕超的活力新區。今天的倉山機遇縱橫、騰飛在即。作為福州濱海新城的橋頭堡和福州版的“陸家嘴”。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樟嵐總部基地、環南臺島濱江休閑路、地鐵號線延伸段、地鐵六號線、馬尾大橋、道慶洲大橋等新區重點項目建設正在全面推進,各項體制機制改革創加快探索,全力打造濱海新城橋頭堡。 倉山是座宜居宜山的幸福之區。這里有淮安、馬杭洲等眾多獨特的濕地景觀,有江心公園、花海公園等10余座公園,是全國綠化“百佳縣區”。這里配套完善,擁有全國最“長優美”的環南臺島濱江休閑路珞,全省規模最大的綜合體育設施—“一場三館”,以及行政服務中心(行政服務)等各類配套應有盡有,發展環境日益優化,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區、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區。這里幸福和諧。學校、醫院、體育館、公園等項目加快建設,各類公共服務配套不斷完善,先后榮獲了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科技進步先進區和全省文明城區、教育工作先進區。 三、民間習俗 倉山作為臨水陳太后陳靖姑的出生地,正月十五為其誕辰,舊時,境內民間在其誕辰日,有舉辦娘奶誕、迎娘奶、請花、請奶過關等民俗活動。其中最為代表性的是臺嶼村擺“雞角(公雞)墩”,每年正月十六,臺嶼村民將臨水夫人神像請至祠堂,排上香案、供品,兩側走廊上立木架,上列各戶村民精心制成的公雞標本,公雞毛嘴里插著白花或紅花,身上披紅帶彩,甚至安裝上彩燈,村民或為家中孩兒祈福,或為新婚兒女求子,場面十分盛大。 倉山區陽岐尚書廟是福州尚書廟的祖廟,十二月二十一為尚書誕。倉山區民間有貼楹聯的習俗,主要有大廳所有柱子上均貼楹聯、迎新春貼春聯,嫁娶貼喜聯,祝壽貼壽聯等。家族聚居大堂統一貼祠堂聯稱貼“門頭聯”。 四、人文古遺址 倉山是一座鐘靈毓秀的文化強區,素有“千年倉山、百年書香”之稱,是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琉球墓園、蔡襄祠堂、安瀾會館、廣東會館、林森公館、江南橋、龍江寺、種福寺、長興寺、天寧寺、真武廟、圣王廟、石厝教堂、臨江天主教堂、天安堂、明道堂。紀念地有將軍廟、獨立廳、嚴復故居、嚴復墓、陳若霖墓、螺江陳氏宗祠。游覽地有金山公園、煙山公園、江心公園、倉前公園、廣福山公園、城山豬姆豬仔風動石、金山寺等地。外國領事館聚集的煙臺山地區已被列為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