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11:40:06 來源: 責(zé)任編輯:柳丹
組別: 少年組(13歲) 作品:印象福州 作者:劉浩偉(男) 國籍:美國 我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移居美國,因此我對福州的印象停留在小時候,當(dāng)你想要探索它的時候,它就像電影院里播放電影一樣,拼湊著我零碎的記憶。 依稀記得福州有好多榕樹,被稱為榕城,有很多寺廟,兒時經(jīng)常隨父母到不同的寺廟燒香拜佛,福州寺廟歷史悠久,很多人都慕名而來,福州地處沿海地區(qū),有著豐富的水產(chǎn),各種海鮮應(yīng)有盡有,我小時候便與海鮮結(jié)下了很深的緣分,直至來到美國我也是對海鮮鐘愛有加,不過父母常常說國外的海鮮吃不出家鄉(xiāng)海鮮的鮮味與味道來。至今難忘的是家鄉(xiāng)的魚丸,對于我來說它標(biāo)致著福州獨特的味道,新鮮的鰻魚通過精巧的手工打造出來的魚丸,本土水產(chǎn)加上手工使福州魚丸聞名海內(nèi)外。媽媽常說小時候我常常把魚丸當(dāng)飯吃,一次都能吃上好多。 我記得小時候大家居住的房子是連片矮小的木板房。每次刮風(fēng)時,屋里也跟著刮風(fēng);外面下大雨時,屋里就下小雨,不僅這樣,這種木板房最怕著火啦,因為一著火就會燒掉一大片。而且整座城市沒有自來水廠,沒有下水道,沒有公廁,又臟又臭,大家出行的交通工具就只有人力三輪車,特別不方便。 來來,媽媽告訴我,在改革開放”后福州城的一切舊貌換新顏,從木板房到新村,從人力三輪車到公交的士,從蜂窩煤到煤氣管道,從公共澡堂到溫泉浴室,從黑白電視到液晶大屏,從閩道更比蜀道難的“紙褙城市”一躍成為新新崛起的“濱海新城”。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變化,福州或許發(fā)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但是我想歷史的進程不會摧毀福州的文化與味道還有福州獨有鄉(xiāng)土人情,它只會更好的傳承它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