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10:45:4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柳丹
? 組別: 少年組(18歲) 作品:細讀福建 作者:王子源(男) 居住地:香港 作品由 香港福建中學 選送 ? 一轉眼間,六日五夜的交流就那麼結束了,回想起眾人的一張張面容,以及那一幅幅古色古香的景觀,這份激動始終在心中繚繞不散。 早在幾個月前,學校便計劃好了這個交流團,這個交流團取名為“尋根之旅”,顧名思義,便是尋找自己的“根”,參加這個交流團的同學大多與福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的家人是福建人,有的是福建出生,有的嚮往福建的風土人情。而我,雖然出生香港,但由于父親的工作關系,幼兒園在廈門就讀,而小學六年更是全部在福州度過,自認為也算是半個福建人,而這次的“尋根之旅”,則無疑勾起來我的興趣。 交流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廈門,與自己的“對子”相聚。這次的活動很特別,不但參觀的地點有代表性,每個香港同學更是有一個福州的同學作為自己的“對子”全程陪伴,以便交流。而在旅程的最后幾天,更是可以入住“對子”的家庭,切身體驗風土人情。 然而,受到颱風的影響,原定前往鼓浪嶼的行程只好取消了,畢竟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然而,我們卻是獲得了參觀陳嘉庚紀念館的機會。陳嘉庚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人,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 陳嘉庚事業達致頂峰時,不過擁資一、二千萬元左右,在當時的華人企業家中,比他富有的人為數不少,但為國家和民族興學育才始終如一地慷慨輸捐而自己一生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的,唯有陳嘉庚。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然而,關于陳嘉庚的種種事跡,都是從帶領我們觀賞的導游口中得知的,雖然由于颱風影響,紀念館以及附近的景點全部關閉,只可遠眺,但側耳傾聽導游地一席席話,也不禁令我受益匪淺,并陷入了沉思。在現今的社會上,不少人為了利益而爭得頭破血流,有些人為了金錢不惜做出點違法亂紀的行為,甚至是在他人背后耍一些陰險狡詐的花招。然而,和他們對比,陳嘉庚就顯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了。暫且不論陳嘉庚先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創造事業,已經是令人欽佩的事,而在他事業有成之后,卻仍能不顧自身利益,以國家為重,捨己為人,這是多麼可貴的啊!黃炎培先生曾說:“發了財的人,而肯全拿出來的,只有陳先生。”是啊!在那個年代,以陳嘉庚先生的成就,已能保證他不愁溫飽,但他卻大方慷慨,毅然開設學堂,甚至是賣掉大廈來補貼資金。 聽完導游的話,我心中對陳嘉庚先生更是多了一分嚮往以及敬佩。我相信,陳嘉庚先生的所作所為,不但感染了我,也必然影響著今世的千千萬萬的人。但令我慚愧的是,如此愛國偉人,我在此之前卻對他的事跡毫不知曉,這更令我慶幸有參加這次的交流團。 過了幾天,帶颱風的風波已經平息,我們一行人便興致勃勃地前往福州了。 提到福州,就不得不提三坊七巷了。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三坊七巷人杰地靈,歷代眾多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從這裡走向輝煌。 我們參觀了嚴復故居,林則徐紀念館還有冰心故居等多個著名的歷史景點,一路上,我不禁砸舌,小小的一條街道上,竟匯聚那如此深厚的中華文化,當年小學在福州就讀,雖然呆了六年,但卻是甚少逛街,壓根就沒來過這些地方,現在想想,不禁感覺有些后悔,對于自稱半個福建人,更是多了一分慚愧。 旅途上,古色古香的景觀雖是秀麗,但讓我更難以忘懷的,卻是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次活動是以“結對子”的形式展開的,在剛見到我的對子的時候,我覺得他是個比較斯文嚴肅的人,但經過幾日的交談,我卻發現,他為人雖然比較沉穩,但對事物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交談之中,雖有時只有簡單幾句,卻不難感覺到其中的熱情和關懷,而旅程最后兩天,入住結對子家庭,對方的父母也是十分的熱情,我原以為,遇到有陌生人前來,可能不免會有點手忙腳亂,然而他們談吐和做事之間卻是細致入微,沉著冷靜。雖然整個過程中,大家的對話不算特別多,但卻讓我感覺到了一股濃濃的的暖意。我感覺,這就是中華特色的祥和,低調與穩重吧。 合上日記本,桌邊的茶杯還飄著徐徐的青煙,回味著旅途上的種種,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微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