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09:00: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柳丹
? 組別: 少年組(15歲) 作品:福建印象 作者:陳楊婧超(女) 居住地:香港 作品由?香港福建中學 選送 ? 其實對我來說,福建,這個地方很陌生。我是今年新來港的轉學生,我來自北京,離福建很遠。因為我現在的學校名叫福建中學,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很好奇,為什么學校會叫這個名字呢?從老師的介紹中得知,福建是中國第二大僑鄉,以前有很多福建的商人搬來香港做貿易,漸漸的就形成了很多的同鄉會。同鄉會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地方的人們所組成的組織,在異地互幫互助。我們的學校就是由福建商會資助而創辦的。 首先從我第一次聽說學校將會舉行一次尋根之旅說起。 一開始聽說學校會有一個活動叫尋根之旅,我便知道這“尋根”兩個字的寓意。自從來到香港之后,我的很多朋友,可以說是大部分同學都是來自福建省的,并且有許多香港本地同學的祖籍是福建省或者是在爸爸媽媽的時代搬來香港的。我知道,雖然他們生長在香港,其中有一些同學可能連普通話都說的不好更不要說方言,但即使是這樣,在他們心中總有一份牽掛,對他們來說,福建就是自己的根,也是流動在自己血液里的大陸情。 那麼對我一個來自北方的孩子來說,為什麼會有來這次尋根之旅的想法呢?其實大部分是受同學的影響。我的一位福建朋友,她經常給我講她的家鄉:安逸的村落、多樣的美食、豐富的民族特色……聽了很多她的描述,我才對福建略知一二,因為在這之前,我簡直對這個城市知之甚少。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所以各地的風俗、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別,我從小生活在北方,所以到了香港之后有些不適應,因為香港有很多來自福建省的僑胞,而他們則明顯比我要適應的快,所以我覺得是因為兩地文化比較相近,習慣等都沒有太大差別。我參加這次的尋個之旅就是為了多瞭解南方的文化風俗,體驗中國的多種不同文化,借此機會學習兩地多方面的共同點,可以找到方法儘快適應香港的學習生活。 我們的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先在廈門參觀后去往福州與我們學校的友校進行交流。活動全程我們都與自己的“結對子”小伙伴住同房,所以我們聊了很多。在廈門我們參觀了著名的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中學,但可惜的是因為颱風原因,我們沒能進到陳嘉庚先生的紀念公園里去。其實我覺得參觀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到達福州之后的一天,我們參觀了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冰心先生的故居以及民族英雄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的故居。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福州十杰”之一的林覺民在參加起義前,留下了著名的《與妻訣別書》。而在烈士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將他們的房子賣給了謝鑾恩,也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父,冰心則是出生在這裡的。這著實是非常巧,于是我又對福建這個地方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水土可以養育這麼多的名人呢? 這一路上老師給我們安排了許多有福建特色的菜館,在結對子小伙伴的家中住的時候,小伙伴的爸媽也做了一大桌子福建的特色菜肴,我充分體驗到了福建美食的魅力,再加上當地的小伙伴們給我們親切的說明,這讓我離開福建后卻依然還想念著福建的味道。 這一次的交流讓我意外地感受到了福建同學源源不斷的熱情,在現在這個時代,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尤其是我們這些青少年之間的溝通會更難,但沒想到,在我還沒去福建之前,我的小伙伴就給我發來了問候短信,細心的問我有沒有什么東西過敏或者類似的關心我的話語,我感受到了很多……在我的結對子小伙伴的家中住的那幾天,她的父母也對我非常好,一樣的熱情、一樣的細心,在我心里激起層層暖流。 一個我一點都不瞭解的城市、一種我從來都沒接觸過的文化、一些我毫不熟悉的同齡人,這些尷尬的處境在我去了福建之后,都變成得無比甜蜜……我不知道我以后還會不會再踏上這個充滿熱情的城市的土地,但我想謝謝福建,謝謝她給我這段魂牽夢繞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