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1 16:41:0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夏芳
對不少國家來說,中國日前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的80章內容中,第51章非常值得關注。 這一章事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并提出三大舉措:健全“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這體現“知行合一”的中國風格。 在健全“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方面,相關做法包括:中國將繼續加強同國際組織和金融組織機構合作,積極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設,發揮絲路基金作用,吸引國際資金共建開放多元共贏的金融合作平臺,等等。 在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方面,中國將繼續推動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新亞歐大陸橋、中巴、孟中印緬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構建連接亞洲各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等等。 在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方面,中國將辦好“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揮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作用,等等。 “一帶一路”事關互聯互通。在此方面,中國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從古代講,中國兩千多年前就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從現代講,中國建立起了世界上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從當代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國內互聯互通正在逐步完成,這是通達天下的基礎。不到10年時間,中國建了1.9萬公里高鐵,占全世界高鐵六成以上。5年后,中國高鐵營業里程將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不只局限于實實在在的政策、項目、活動,“一帶一路”的影響力,還來自于中國的軟實力,來自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中國倡議的歷史內涵與世界意義日益顯現。 “一帶一路”概念本身,包含了中國傳統哲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敖洕呃取?、“經濟帶”的提法具有鮮明的改革開放特色。“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再窮不能窮教育,不把貧困傳給下一代”,這些話語,對面臨脫貧壓力的國家和民眾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中國的現代化經驗最鮮活,中國的探索經驗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最有吸引力。“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也表明中國在深挖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潛力。中國的技術市場化能力最強,工業化經驗最鮮活,實踐能力與變通性最強,最能適應多樣化世界發展需要。同時,“一帶一路”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也凸顯了中國探索的世界意義。 今天,以互聯互通為核心的“一帶一路”,通過包容性技術、包容性制度,正在開創包容性全球化,打造現代化和文明的共同復興。這就是“一帶一路”的時代使命,也是“一帶一路”軟實力?!耙粠б宦贰保瑢㈤L久造福世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