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8 08:58:07 來源:福建新聞網 責任編輯:夏芳
中新社福州3月7日電 題:粥香滿榕城 “拗九”守孝道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一首福州話歌曲《摜粥摜到厝門口》,唱出獨特的“滿城盡送拗九粥”習俗中,福州人所抱守的閩都孝道文化。 7日,農歷正月廿九,正是福州“拗九孝敬節”,按照傳統,出嫁的女兒要用糯米、紅糖、花生、紅棗等煮出拗九粥,向父母表達孝敬感恩之情。 一大早,年輕媳婦們就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家熬煮的拗九粥。社區工作人員們在走訪高齡老人時,不但送去拗九粥,還送上鮮花和福袋。粥鋪、寺廟、中醫館,都早早熬出養生粥,免費為過路老人送粥表孝義。 在當地民俗專家的倡議下,福州拗九節近年來演變為當地的全民大行動。自2005年起,福州市委文明辦連續11年倡導在拗九節一家一戶孝敬父母的傳統習俗中,拓展孝老敬老元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這一傳統節日內涵進一步發揚光大。 當天,福州古街區三坊七巷熱鬧非凡,同利肉燕、瑞來春堂中醫館、安泰樓酒家等“老字號”店鋪紛紛免費送粥;福州語歌手現場以歌抒孝心;花巷幼兒園的小朋友載歌載舞,為爺爺奶奶端上熱騰騰的拗九粥;在福建省民俗博物館內,情景再現拗九民俗活動,吸引游客駐足圍觀。 福建書法名家余端照與書法篆刻家葉林心現場揮毫潑墨,大書“春暉寸草”、“行仁義事,存忠孝心”等家訓。余端照告訴記者,以上家訓都出自三坊七巷劉家大院的楹聯,“這些富有坊巷特色的文化資源,今天用來喚起對老齡化社會的關注,更為閩都文化添上時代氣息。” 來自黑龍江的一個夕陽紅旅行團十余位老年游客乍逢拗九盛況,人人激動不已。81歲的黃美華老人接過一份拗九粥,舍不得吃,用手機拍了又拍,“感覺福州因為這一碗粥,特別有溫情”。 福州市委文明辦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拗九節期間,全市較大規模的拗九節系列主題活動逾90場。“拗九節從一家一戶女兒對父母的愛已放大到全民對老人的關愛。”民俗專家方炳桂說,每年都有愛心團體、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積極參與,過去只是正月廿九一日行孝,如今發展為“拗九孝老愛親周”。 福州市鼓樓區鼓東街道“金太陽”老年服務站站長林文說,“社區里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我們提倡傳承孝道,守望鄰里,把尊老、敬老和愛老的美德潛移默化地融入社區養老工作中。” 方炳桂說,隨著福州人到海外打拼,“拗九敬老”的風俗也漸漸擴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圈,“以孝道為載體的閩都文化,釋放善意和美德,對海外華人有不同凡響的凝聚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