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7 10:06:14 來源:福建新聞網 責任編輯:夏芳
福建新聞網福州2月16日電 (記者 閆旭)福州海關16日披露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月福州江陰口岸進出境集裝箱7.15萬標箱、貨物60.5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6.7%、47.9%,其中集裝箱數和貨運量均超過上年單月最高值。 福州江陰口岸進出境貨運量的大幅增長,凸顯福州融入“一帶一路”的效應。福州市長楊益民16日在福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稱,打造海絲戰略樞紐城市,建設“一帶一路”通陸達海的重要樞紐。 福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之一。在《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中,福建明確支持福州建設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深化與東盟海洋合作,建設“海絲”核心區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經貿合作的中心基地和人文交流的重點地區。 楊益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6年,福州將加快長樂機場二期、福廈客專、牛頭灣作業區12號、13號泊位等一批項目建設,爭取開通更多的海港、空港國際航線,建設“一帶一路”通陸達海的重要樞紐。 2015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港口貨物吞吐量1.13億噸。福州規劃“十三五”期間完善綜合交通網絡,暢通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連接通道;爭取第五航權綜合試點城市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現對東盟主要國家城市航班全覆蓋;共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信息互聯互通、貨物通關和人員往來便利化。 除了交通的互聯互通,福州還著力構筑經貿合作前沿平臺,推動人文交流持續深化。2015年,福州成功舉辦海絲博覽會、絲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旅游節、亞洲合作對話工商大會等重大活動,有效推進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建設;“引進來”、“走出去”并舉,新批千萬美元以上外(臺)資項目74項、境外投資項目73項。 “十三五”期間,福州擬推動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產業深度合作,促進海外優勢企業“走進來”和國內企業“走出去”;建設一批面向“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總部集聚區,加快建設中國—印尼雙向自貿園區等合作示范園區。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楊益民表示,支持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建設海外分中心,加快境外養殖基地建設,力爭境外養殖投產面積達到1.5萬畝;拓寬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的范圍與領域,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強化與央企、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知名公司合作,支持企業加大先進技術引進和關鍵裝備進口,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