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7 09:44:58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夏芳
拓展福州港腹地 打造海絲樞紐城市 陳子華委員代表民革福州市委會建議,拓展福州港腹地,打造海絲樞紐城市。陳子華說,位于我國東南沿海的福州港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近年來,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視港口建設,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急速增長,福州港已跨入億噸大港行列,但隨之而來,貨物短缺的瓶頸也日益明顯。 “福州要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實現國家級新區的開放開發,必須進一步強化港口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積極向周邊省份,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拓展更為廣袤的經濟腹地,才能帶來貨物吞吐量的增長,使港口經濟真正成為福州市經濟增長的引擎。”對此,陳子華委員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加快集疏運系統建設,大力開展多式聯運,特別是海鐵聯運。例如,加快建設陸向大通道,在“十三五”時期構建依托于溫福、向莆、合福、鷹廈等鐵路拓展腹地的格局,形成便捷的鐵路運輸網;改變福州港集疏運系統中公路所占比重偏大的弊端;加大海鐵聯運在集疏運系統中的比重,建議由省委省政府牽頭協調鐵路等相關部門出臺運費補貼政策,降低運費,凸顯海鐵聯運優勢。 其次,充分發揮自貿片區優勢,創新管理和經營模式,改善港口的服務環境。利用自貿片區政策,先行先試,實行更加開放自由的政策,如在江陰港先實行自由貿易、自由外匯、簡單稅制和低稅率等制度;充分發揮經自貿區的貨物將享受進出口貨物稅收優惠政策資源,并輔之以金融、貨代、法律等中介服務,提高港口的服務能力;盡快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高通關效率;加強合作,引進民間資本,采取多元化經營策略。 再次,加快形成發達的物流網絡,拓展腹地輻射范圍。引進國際大型物流公司,做強物流企業;加強城市間、企業間的合作共贏,積極與內陸城市進行戰略性合作,加強港口企業與貨主和船公司結盟;建設臨港專業市場,打造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揮對臺經貿交往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吸引更多國際一流的船商來榕共同拓展腹地和開發國際航線,提升福州港樞紐港地位。 做大做強 海產品交易平臺 昨日參加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的林群慧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地區發展看,馬尾作為福州海絲核心區的重要一環,應緊緊抓住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落戶馬尾這一契機,爭取將該平臺做大做強。作為一個第三方交易平臺,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吸納了雙方的海產品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及擁有大宗海產品和海產資源的龍頭企業為會員,實現“線上交易、線下交割,人民幣結算”。這些對雙方在海洋經濟產業鏈(產、運、銷、需)等方面的合作十分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