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9 16:52:2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夏芳
??圖注:在2015年首屆海外華裔中小學生“印象?福州”書畫、征文大賽啟動儀式暨“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福建福州營開營儀式上,來自馬來西亞的陳則友代表營員發言。 組別:少年組 征文作品:我印象中的福州 作者:陳則友(馬來西亞) 12月21日星期五,我們到達了中國福州,那時候氣溫只有13度,而常年生長在馬來西亞的我感覺到非常不適,畢竟馬來西亞的平均氣溫在27度左右。當天下著毛毛細雨,我穿著棉衣都瑟瑟發抖。不過福州的老師相當熱情,當晚請我們吃了麥當勞,而我選擇的是黑炭豬肉漢堡。在馬來西亞是不會吃到這種漢堡的,馬來西亞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不吃豬肉。雖然漢堡很好吃,但卻找不到辣椒醬,原來在中國的MC根本沒有辣椒醬!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發現早餐文化也盡不相同,我們偏于西式雞蛋、土司、牛奶為早點,而中國以白粥與豆漿為主,還可搭配面點,這便是地區文化差異給我的體會。 開營儀式上,我作為代表在臺上致詞,表現差強人意,或許我開頭的一些小細節沒有處理好,導致開頭致詞出現了小小的問題,不過還是淡定的完成了我的講稿。 我還到了三坊七巷的衣錦坊,其實當年的衣錦坊名為“通潮”,直到宋淳熙年間,有個進士回歸故里,告老歸田,所以改名為“衣錦”,便是以衣錦還鄉得名。同時,我也去了冰心與林覺民的故居,林徽因也曾住過。林覺民則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可說這地方出了3位名人,可謂是風水福地呀! 在福州,我品嘗到了許多特色小吃,如肉燕、魚丸、煎包等。其中,我偏愛煎包,可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尤其是韭菜味的,簡直無法用文字形容,還有福州魚丸,他以鰻魚肉剁成肉泥為餡料。福州魚丸之前在馬來西亞也有品嘗,可惜口感沒有正宗的嫩滑、有彈性。而肉燕則用豬前腿肉混以薯粉再壓成紙片狀,做以餡料。 在我的印象中,福州是個不冷的地方,可它刷新了我的感官,福州人很熱情,不像電視上報道般無情,而是充滿溫暖。在房間打掃時,清潔大嬸會敲門,溫馨地用福州話問我,讓我感到親切,或許她不經意的一句,讓我感到家鄉無限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