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09:46:42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責任編輯:夏芳
主動的對接 2015年5月7日至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國。 哈薩克斯坦地處歐亞大陸結合部,白俄羅斯則地處歐盟和獨聯體之間及波羅的海國家到黑海的交匯點,這兩個國家對推進“一帶一路”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3年9月,正是在哈薩克斯坦,習近平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2014年,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簽署了28項價值230多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合同。與出訪巴基斯坦簽署一系列大單不同,此次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重在推動項目落實。 比如,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投產運營,哈方稱之為“找到了東出太平洋最近的出口”。大部分建設路段在哈薩克斯坦境內、連接中國西部和歐洲西部的雙西公路,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 在白俄羅斯,除了簽署總價值約157億美元的近20份經濟合作協議,習近平還特別訪問了2014年啟動的兩國之間最大的投資合作項目——中白工業園項目,這是繼中巴經濟走廊后又一個“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 “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一般都位于“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上。2015年11月24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的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匈牙利、塞爾維亞兩國總理簽署了匈塞鐵路項目,這是公開文件中的第三個“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將確保年內開工,兩年完成。 習近平對三國訪問的另一成果,是成功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實現對接。比如,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同俄羅斯聯邦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的對接。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漢暉說,哈薩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計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不謀而合,是一種主動的對接。 這恰恰說明,“一帶一路”不是中國單方面的部署與援助,對方國家亦有如此的考慮和安排。 不限于古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的邊界到底在哪? 10月19日至23日,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強調:“‘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源于古絲綢之路,但不限于古絲綢之路,地域范圍上,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 這段講話也表明,中國歡迎英國等歐洲國家、乃至更遠的非洲、美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 而在此次訪問中,中英雙方共達成約150項合作協議,涉及金額約400億英鎊。 其中,最為令人矚目的是中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簽署的共同建設欣克利角核電站的《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中方參與英國核電項目投資項目交易總額達到67.84億英鎊。 中廣核董事長賀禹表示,這意味著西方核電大國對中國核電技術的認可,具有示范效應,可助推中國核能開拓國際核電市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華電集團與英國石油公司簽署《天然氣長期貿易協議》、中國三峽集團與葡萄牙國家電力公司簽署《關于聯合投資開發英國MORAY海上風電項目的合作協議》也是此次高訪中的成果。 此外,中英達成的成果中,至少有8項與金融合作直接相關。比如,中國人民銀行在倫敦成功發行了總額50億元、期限1年的中國境外首支人民幣主權債券;中國銀行建立倫敦交易中心、中國建行建立倫敦分行。 英國一直在金融方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給予支持。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此次習近平出訪,中英兩國發表的聯合宣言指出,雙方期待亞投行早日投入運作,加入國際金融體系,并成為一個“精簡、正規、綠色”的機構,幫助亞洲地區應對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面臨的缺口。 《愿景與行動》中提出,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要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范圍和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