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印尼雅加達福清公會文教部副主任、印尼冬令營領隊李玉明(左三)與女兒、孫子、孫女合影。
東南網12月23日訊(本網記者 夏芳)“我希望中國能多派些華文教師,讓印尼華裔學生更好地學習普通話,了解中華文化。” 印尼雅加達福清公會文教部副主任、印尼冬令營領隊李玉明接受東南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談及華文教育在印尼發展的時候,65歲的李玉明無奈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左右,印尼上千所華文學校被迫關閉,連中文書本都全部被燒毀,當局禁止民眾學習華語,華文教育就此停滯了30多年。如今,印尼放開了華文教育,華裔家長都很希望孩子能夠學習中文,比如我這次就帶了女兒和三個孫子來福州參加“尋根之旅”,希望他們能夠多說普通話,培養他們與祖籍國的情感。
本次“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福建省僑辦、福州市外僑辦、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承辦,馬來西亞曼絨三山同鄉會、印尼雅加達福清公會協辦。營期從12月20日至30日,通過實地考察和中國文化課程的學習,讓營員深入體驗中華文化和福州鄉土文化,進一步學習和了解福州及海絲文化。
12月23日上午, 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的48名榕籍海外華裔青少年參觀了福州三坊七巷,走訪了林覺民故居,當導游說到冰心、林則徐故事時,令人驚訝的是,多數來自印尼的華裔青少年均不甚了了。
李玉明說,“以前我讀書的時候學過中國歷史、地理、文化,教材也都是從中國傳來的。可現在印尼的孩子根本沒有接觸過這些,教科書和中國這邊完全不一樣,只教授基本的語言知識,并沒有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系統學習。”
李玉明告訴記者,目前印尼華文教師相對缺乏,國語不太標準,學生也就說不好。此外,印尼也沒有專門的華文學校,學生最多一星期上兩次中文課,考試就算不及格也沒關系,他們學習中文的積極性也不高。
然而,近年來,學習漢語的熱潮席卷世界,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潮流,中華文化越來越吸引世界的目光。李玉明說,“現在印尼很多友族都已經開始學習中文了,我們身為中國人,不能連中文都不會說,連中國都沒來過,這樣是讓人看笑話!”?
李玉明雖然出生在印尼,但每次談及中國和家鄉時,她神情中時常會流露出濃濃的思念和鄉愁。從小鐘情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她表示,“尋根之旅”活動很有意義,可以讓孩子近距離地認識祖籍國,感受祖籍國的發展變化。“以后允許的話,我還會帶著孫子回到家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參加“尋根之旅”冬令營的印尼華裔青少年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