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09:29:53 來源:福建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霖
福建新聞網龍巖12月1日電 (張金川)地處福建西部山區的“客家祖地”龍巖市處于山海之間,明清時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潛在出發點。如今,隨著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推進,該市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面向東南亞的客家文化交流基地。 為期兩天的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1日在此間落幕。3天前,首屆海絲客家?四堡雕版印刷國際學術研討會也在龍巖市的連城縣舉行。這兩場活動均聚焦“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議題。 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部長王金福稱,舉辦論壇、研討會,就是呼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深入挖掘客家祖地、兩岸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淵源,傳承客家文化,弘揚客家精神,為閩西融入“一帶一路”獻智出力。 不久前對外發布的《福建省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實施方案》提出,“龍巖要突出客家文化、客家人‘下南洋’始發地及海圣王景弘故里等優勢,重點打造成為面向東南亞的產業合作、客家文化交流基地”。 福建省副省長、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表示,未來五年龍巖將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東進通道”全面打通,以紫金礦業等帶路“走出去”步伐加快,形成全方位、多領域、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歷史上,一批又一批客家兒郎下南洋開基創業,繁衍子孫,創業發展。客家文化也隨之播衍世界各地。時至今日,祖籍龍巖的臺胞有70多萬人,華人華僑、港澳同胞有120多萬人,東南亞成為海外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區。 “四堡雕版印刷制品是‘海絲’的重要物質載體,要將四堡雕版文化作為活的因素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中國印刷博物館副館長劉擁軍則說。四堡是明清時期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曾有“壟斷江南、行銷全國、遠銷海外”之美譽,現有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雕版印刷遺址——古書坊建筑群,“連城四堡雕版工藝”也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梁建勇也曾強調,要把僑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重點發揮閩西是客家籍臺胞重要祖籍地的獨特優勢,用好全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漳平臺胞農民創業園等平臺,加快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推動龍臺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的對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