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17:29:40 來源:福建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霖
福建新聞網福州11月24日電 (記者羅欽文)對于素有“走出去”打拼傳統的福建人來說,“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建設正成為福建對外投資的助推器。 福建省商務廳24日披露,今年前10個月,福建備案對外投資項目234個,對外投資額46.4億美元,同比增長86%。其中,對“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顯著上升。 統計數字顯示,前10個月里,福建對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海絲”沿線國家投資備案項目達41個,對外投資額13.6億美元,同比增長2.9倍,主要從事遠洋漁業、水產品加工等業務。其中,投向印尼的項目10個,對外投資額7億美元,占同期福建對外投資額的15%,位列投資國別第一位。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地,福建被確定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并于今年啟動建設。在今年3月公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計劃中,中國政府明確支持福建建設“海絲”核心區。 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其效應有望繼續發酵,在“十三五”時期拉動福建對外投資快速增長。 在福建“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福建省委就“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提出,未來五年著眼構筑經貿合作的前沿平臺,加強與港澳臺合作,重點拓展與東盟的經貿合作,積極開拓南亞、西亞、非洲東海岸等印度洋沿岸地區新興市場;探索與東南亞國家互設產業園區。 抓住新一輪開放機遇,福建省委亦謀劃“十三五”時期構建境外投資綜合服務體系,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建設若干境外資源開發基地,打造優勢產業境外集聚發展平臺。 福建日前對外發布的“海絲”核心區建設方案,更是多措并舉支持企業擴大境外投資:鼓勵各類企業赴境外投資,將優勢產能穩步有序轉移到“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快境外汽車、工程機械、食品機械、電力設備、船舶等組裝和服務基地建設;重點支持企業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冶金、機械、紡織、服裝、制鞋等產業合作園區與制造基地。 目前,國際產能合作快速增長,已是福建企業對外投資的一個主要特點。在今年前10個月里,福建備案對外投資的制造業、農林牧漁業、礦山開發等國際產能合作項目62個,對外投資額2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倍。 福建與“海絲”沿線國家遠洋漁業的合作,也格外突出。福建現有境外遠洋漁業基地數量和規模、境外水產養殖發展規模,均居全國第一位。從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方案可見,福建引導、支持企業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快境外遠洋漁業生產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冷藏加工基地和服務保障平臺建設。 對外投資預期收益良好,則是“一帶一路”帶路福建對外投資成長的又一誘因。福建省商務廳負責人士表示,今年前10個月福建企業對外投資快速增長,預計帶動福建相關設備、物資和商品出口逾23億美元,新設境外營銷網絡64個,派出管理和勞務人員近3000人。(完) |